VoyForums
[ Show ]
Support VoyForums
[ Shrink ]
VoyForums Announcement: Programming and providing support for this service has been a labor of love since 1997. We are one of the few services online who values our users' privacy, and have never sold your information. We have even fought hard to defend your privacy in legal cases; however, we've done it with almost no financial support -- paying out of pocket to continue providing the service. Due to the issues imposed on us by advertisers, we also stopped hosting most ads on the forums many years ago. We hope you appreciate our efforts.

Show your support by donating any amount. (Note: We are still technically a for-profit company, so your contribution is not tax-deductible.) PayPal Acct: Feedback:

Donate to VoyForums (PayPal):

Login ] [ Contact Forum Admin ] [ Main index ] [ Post a new message ] [ Search | Check update time | Archives: 12 ]


[ Next Thread | Previous Thread | Next Message | Previous Message ]

Date Posted: 01:08:14 08/30/02 Fri
Author: vit
Subject: 中國的日夜…從一首詩看(張愛玲)

大概張愛玲沒想到,原來買菜回家,半路上會寫出首詩來(註一)。
所以她自己都顯得有點手足無措,急不及待,那種感覺…她回憶…簡直令她心驚膽戰。詩塗改後變成這樣:

我的路

走在我自己的國土

亂紛紛都是自己人

補了又補,連了又連的

補釘的彩雲的人民

我的人民

我的青春

我真高興曬著太陽去買回來

沉重累贅的一日三餐

譙樓初鼓定天下

安民心

嘈嘈的煩冤的人聲下沉

沉到底…………..
中國….. 到底

中國,張愛玲沒有到底,跟千千萬萬的同胞一樣,當馬克思的共產主

義,入侵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張愛玲亦只有走出自己的國土,無

奈地,轉接由香港去了美國。到那個時候,走在路上亂紛紛的都不是

自己人,就算曬著太陽去買了菜回家,她會高興? 況且那時候,在

美國買不到好茶葉,一向喜歡喝茶的她,也都要改飲咖啡(註二)。

甚至一九五五年,張愛玲在美國出版小說…秧歌…被胡適先生評為中

國近年來最好的文藝作品(註三)…據說是用英文創作(註四)。

這個胡蘭成見到她,世界都要起六種震動,白描的牡丹花(註五),

不斷從人生的挫折得到新的勇氣(註六)。

然而,這個被潘柳黛形容為沾了點仙氣兒的作家(註七),卻有一段不幸福的童年及少年時代(註八)。她早熟的因素也許因此形成(註九);更也許的是她以後為文,那浮在文章表面的冰冷,亦是同樣因素而來。

胡蘭成說她沒有悲天憫人(註十), 怪不得何福仁要說她尖酸刻薄(註十一)。但一個被後母打幾巴掌,跟著被生父拳打腳踢鎖起來的女孩子,叫她如何不用人生的冷清面,去作為她創作的動力;叫她如何不對世俗的觀念十分冰冷,及以嘲弄的眼光看世人(註十二)。

在芸芸張愛玲的迷眾裡面,相信都各有想像。所以水晶先生初見張愛

玲(註十三),得到的感覺:這不是他想像中的張愛玲。亦因為這個理

由,張愛玲還特地為水晶預備了一瓶香水----送給他未婚妻。令這個

一直還以為會被視為無足輕重的人----水晶惶愧了好一陣(註十四)。

其實,心細如塵的張愛玲,在好多年前,已寫了一句:補釘的彩雲的

人民。雖然,可惜的是---且不論唐文標先生明不明 “中國的日

夜” 及 “到底” 兩個字說什麼----這群補了又補, 連了又連的我

的人民,張愛玲沒有到底(註十五)。

夏志清先生寫 “張愛玲的短篇小說” 裡有一段話:人的靈魂通常就是給虛榮心和慾望支撐著的,把支撐拿走以後,人變成了甚麼樣子--.這就是張愛玲的題材,同樣地,如果我們揭開張愛玲文字本身的蒼涼意味,我們又能否在她所描述的人生各種悲劇後面,得到一絲溫暖
呢?

所謂溫暖,是當她寫 “走在我自己的國土” 以至 “中國到底”,

我們能否意味到她文字背後,那澎湃而來的感情以及無盡的同情。

夏志清先生評 “秧歌” 為悲天憫人的作品,與胡蘭成說張愛玲從不

悲天憫人,其間的分別在於夏志清先生看到張愛玲文章背後的意味,

而胡蘭成看到的不過是張愛玲平日接觸到的有限人物(註十六)。

張愛玲與夏志清先生,或者擴大一點來說,與他們年歲相若的一代,

應當更了解甚麼是蒼涼及悲劇吧? 比如說:如果我們揭開白先勇先

生的 “台北人”,見到扉頁上寫:紀念先父母以及他們那個憂患重

重的時代,那我們就看看我們的父母,再想一下中國,中日戰爭以至

其他,比如饑餓。

後記:我又何配寫張愛玲呢? 大概張愛玲所有的書裡,能一口氣看下去的,甚至看完再看的,就只有 “流言” 一本,所以說我不配。
但現在我寫,不過是像一個小孩子,看到好希望要的東西,非要到手不可。提起 “流言” ,有日偶然在街拾得本書,書名叫 “情在意中”,
作者林淑華,翻開看,卻原來是張愛玲的流言。
“流言” 兩個字,據張愛玲解釋是引用英文---written on water。寫在水上的字,是說它不持久,而又希望它像謠言傳得一般快。我寫這篇東西,亦希望如此。


附註:

(一) 參考張愛玲短篇小說集頁500

(二) 參考水晶著 “張愛玲的小說藝術” 頁22

(三) 參考張愛玲 “秧歌”

(四) 參考夏志清先生著 “愛情,社會,小說” 頁 31 及64

(五) 參考胡蘭成著 “今生今世” 第一章 “張愛玲紀”

(六) 參考張愛玲翻譯之 “鹿苑長春” 頁130

(七) 參考1975 年 3 月16 日第58 期 南北極,潘柳黛之
“上海幾位女作家”。

(八) 參考張愛玲 “流言” 頁 150 “私語”

(九) 參考“流言”, 張愛玲說她九歲已懂得投稿。

(十) 參考胡蘭成著 “今生今世” 第一章 “張愛玲紀”。

(十一) 參考 “大姆指” 11 期 何福仁先生之 “美與偉大”

(十二) 參考星島日報 1975 年 10 月10 日 董千里先生之
“桂花蒸想到張愛玲”。

(十三) 參考水晶著 “張愛玲的小說藝術”

(十四) 與13 同。

(十五) 參考唐文標先生著 “張愛玲雜碎” 頁157。

(十六) 胡蘭成說張愛玲沒有悲天憫人,斯時 “秧歌”
仍未面世。

[ Next Thread | Previous Thread | Next Message | Previous Message ]


Replies:


Post a message:
This forum requires an account to post.
[ Create Account ]
[ Login ]
[ Contact Forum Admin ]


Forum timezone: GMT-8
VF Version: 3.00b, ConfDB:
Before posting please read our privacy policy.
VoyForums(tm) is a Free Service from Voyager Info-Systems.
Copyright © 1998-2019 Voyager Info-System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