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yForums

Login ] [ Contact Forum Admin ] [ Main index ] [ Post a new message ] [ Search | Check update time | Archives: 1234[5] ]


[ Next Thread | Previous Thread | Next Message | Previous Message ]

Date Posted: 07:52:58 09/27/02 Fri
Author: 君臨
Subject: 君臨詩論八章之四(詩人的三條去路)

詩人的三條去路

新詩發展已屆八十多年,雖然紛爭太多,但它穩佔文學新文體一席已成事實,在其波瀾壯闊、浪浪爭高的發展史上,湧現過數不清的派別,有鮮明對抗的,也有大同小異的,有同氣連枝的,也有孤芳自賞的。但我認為,從詩的風格去分,會分出無盡的派別,只會越分越複雜,越分越搗蛋,而用詩人的態度劃分,則清楚得很,只有三派,所有的詩人都走不出這三派的範圍,而且,這種分法以新詩的本質為憑藉,極具意義。以下歸類的派別人物都是最矚目和最傑出的,這已是繞過了「怎樣才夠格稱為詩人」等等一大堆煩瑣問題了,以作最直接的解構。
其一是浪漫派,可以徐志摩、顧城、余光中為代表人物。此派詩人對新詩有一種極其敏感的觸覺,情感上較為傾向「柔」的本質,他們寫詩可謂唾手可得,哪怕是一絲一毫的情感波動,都可引發他們的生生不息的詩意。這類詩人最有效於打動少男少女的心,他們的人生就像一首浪漫的情詩,侵滿年輕人的香閨和枕頭。浪漫派詩作總是主流方向的象徵,也是最多後進詩人跟隨的路向。
徐志摩詩作《雪花的快樂》示例----

那時我憑借我的身輕
凝凝的,沾住了她的衣襟
貼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溶,消溶,消溶---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臉

徐志摩的愛慕隨雪花,溶入她,用詞好美好柔,足可以令少女動情,就是這種柔情似水的詩人誤引後生一輩,曲解新詩就等於情詩。我並不否定浪漫派的存在價值,但在它之下的個人成就並不具有深遠的時代影響力。
其二是理性派,可以舒婷、北島、艾青為代表人物,但需補充說明,這三人雖有代表性,卻未能達至大詩人的級數。我想說的是,理性派的發展起步最遲,理性派的發展空間最廣,理性派新詩也是筆者最推崇的詩創作路向。理性派的意思需要解釋一下,它帶有「詩言志」的意思,但其中的「志」,應與古代有別,這裡的「志」,是指個人思想體系的意思。理性派詩人應同時具有哲學觸覺,筆下的詩作雖見隨心而發,內裡卻緊扣個人的獨特的思想精神,或可稱他們是「底氣十足」的詩人。這類詩人是很可貴的,看其詩,則可知他整個人生哲學觀。走理性派詩路的人,必先要是一個具有獨立思維的捷思人物。
北島詩作《結局或開始》示例----

我,站在這裡
代替另一個被殺害的人
為了每當太陽升起
讓沉重的影子像道路
穿過整個國土

在這首詩中,我們看到北島不但呈現了他當下的沉重心情,壓抑心理,還主張了一種反抗的方式,反抗的精神。讓人深深地感覺到他並非純粹的抒情詩人,他的詩更傾向於散發思想格言式的有系統精神世界。
其三是玩詩派,可以胡適、聞一多為代表人物。不要誤會,這裡並沒有貶義。胡適是新詩的開山鼻祖,聞一多是推行新詩的大功臣,兩人在新詩史上的地位是絕對崇高的。但限於時代性,胡適在寫白話詩時,推敲斟酌,測試形式,歸為玩詩派是不得已的事實。今朝,我們實在沒有理由批評當年,但是,我認為時至今日,倘若仍留戀玩詩心態,不但無益,反而有損於新詩的發展。而可憂的是,當今詩壇的確充斥了玩詩的人,詩壇湧現出大量的什麼十四行詩、方塊詩、形狀詩等等,也屬此列。玩詩派的路不會長遠,那並不是詩人一生的路,即使是胡適、聞一多,新詩也只是他們最弱的一環,不足仿寫,現代人更不應走回頭路。

[ Next Thread | Previous Thread | Next Message | Previous Message ]

[ Contact Forum Admin ]


Forum timezone: GMT-8
VF Version: 3.00b, ConfDB:
Before posting please read our privacy policy.
VoyForums(tm) is a Free Service from Voyager Info-Systems.
Copyright © 1998-2019 Voyager Info-System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