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yForums
[ Show ]
Support VoyForums
[ Shrink ]
VoyForums Announcement: Programming and providing support for this service has been a labor of love since 1997. We are one of the few services online who values our users' privacy, and have never sold your information. We have even fought hard to defend your privacy in legal cases; however, we've done it with almost no financial support -- paying out of pocket to continue providing the service. Due to the issues imposed on us by advertisers, we also stopped hosting most ads on the forums many years ago. We hope you appreciate our efforts.

Show your support by donating any amount. (Note: We are still technically a for-profit company, so your contribution is not tax-deductible.) PayPal Acct: Feedback:

Donate to VoyForums (PayPal):

03:28:01 05/08/24 WedLogin ] [ Contact Forum Admin ] [ Main index ] [ Post a new message ] [ Search | Check update time | Archives: 12345[6]78910 ]
Subject: 為問題找答案


Author:
蔡俊浩
[ Next Thread | Previous Thread | Next Message | Previous Message ]
Date Posted: 16:15:21 03/22/07 Thu
In reply to: 公仔佬 's message, "我不是發難" on 21:39:03 03/19/07 Mon

在為問題找答案時, 我們不單是要嘗試直接答那一個問題, 而是要認清, 找那個問題的答案的方法, 甚至是找尋"找那個問題的答案的方法"的答案的方法....等等...

打個比喻. 在問"論語在說什麼" 前, 我們要搞清 應該如何讀<<論語>>. 我這裡的"如何讀", 是超越"找一本字典和文法書"出來的一類. 即是找了一本文言文的字典和文法書, 我們也要問, 作者是如何得知那些事情, 而他的方法學合理不合理.

這亦是包括如何認知有文化差異的語言. 就如如果你問一個科學問題前, 就要先想清楚何為科學方法一樣. "方法"的理據, 不是任何字典能說明的.

在讀論語的教條時, 得不到完備的答案後, 進而指中國人思考模式有異或者文言文是落後的語言, 余以為這是解讀方式出錯,即是"找那個問題的答案的方法", 即方法學問題, 不可以單引一句半句就能說明.

而對這一類問題的關注, 的確通常都唔係中文系的人果杯茶, 所以公仔佬會不以為然. 但是這是非常重要的問題. 因為方法錯, 無論你用那個方法讀了幾多時間的書, 也只會找到一個不合理的答案.
我不是說中文系全都搞錯, 但是對方法學的認知流於直觀, 亦多認為不需要多放時間討論.


有一點令中文系的人不想和哲學系的人討論的是, 當方法學被質疑時, 往往有一個很難面對的現象, 就是所學的事要全盤再審視. 感覺是會很難受的.

哲學學生亦不能脫離中文系的成果. 我拿著的...就是dc lau所編的論語孟子, graham 亦自稱sinologist. 通常是在中文系有所出版後, 哲學系的人再反省那些解讀的方法學基礎, 而反省過程中, 往往是 先假設中文系的人是對的. 因為問題複雜而需要分工, 是很平常的事.

究竟"評論某某理論的價值為何?" 這一問題如何複雜?
公仔佬起碼看輕了其中要處理的一個問題, 就是如何評價一理論. 這問題哲學系的人分了不小功夫作研究, 而在我的文中亦有提及. 這亦是公仔佬"不以為然的"亦多只覺那是奇奇怪怪的言論.....但是要果你要為那個問題找答案, 就不得不討論那個問題. 這個需要是基於我們問的那個問題本身. 是不分"中文系哲學系" 的

所謂"道理", 只有合理不合理之分. 並沒有"我的" 和 "你的" 之分. 這是"討論"這一行為的預設. 如果不認為"理"是普遍的, 討論又有什麼意義. 公仔佬在這裡可以比面我, 說一聲說那些是我的道理. 但是如果我是你的學生, 你有責任指出我的問題時, 你就走唔甩, 要指出"我的道理"的問題了.

而對問題的討論亦然, 是不分中文系或哲學系的. 我們是要為那個問題找答案. 如果中文系有中文系的答案, 哲學系有哲學系的答案. 一唔係就係佢地問緊兩個唔同既問題, 一唔係就有一方搞錯左d野.

如果要我開始那個討論<<論語>>, 我就會由一些我認為比較聰明的篇章開始. 不過有 一點是 ,《論語.鄉黨》被批評, 不是因為我們是現代人, 因為墨子都有同樣的批評.
我會先引ix 3. (dc lau 的編輯).子曰:「麻冕,禮也;今也純;儉,吾從眾。拜下,禮也;今拜乎上,泰也。雖遠眾,吾從下。」
論語重禮, 孔子在"改禮" 時, 作了一個解釋.
那解釋亦是一個對我而言, 很順耳的解釋.

但是, 這也是一句起兩句止的. 欠缺深入的反省. 故我說孔子是家長教師式的"教訓". 自己對自己的理論, 是沒有對之提出強而有力的論證, 這亦表現了他是沒有好好反省自己的教條.

我覺得接受這一點, 比起 "改變古人思考模式", 或指責文言文更合理.

對我而言, 文言文是很聰明的文種, 比英文更聰明, 如果公仔佬要說他是落後的, 就要舉出他"不能表達"的事情了.
------

閒話兩則. 說起我的辭詞, 說來慚愧. 不過近日收到一本叫<<令大學頭痛的中文科>>一 書. 我被說服和感動了, 覺今是而作非, 故開始多嘗試以中文寫作. 希望唔好見笑.

另外就是"當人不讓"一事. 在中學時, 這可是大不便的. 我本性喜歡交流. 之前如果遇到一些感情深的老師, 又持有不為所容的意見時("不為所容"是比"不同"恐怖的), 我就學會了一小寶神功. 先傻笑, 說時眼望地下, 再輕聲把意見說出. 那麼就可以順利道出自己的見解了.

[ Next Thread | Previous Thread | Next Message | Previous Message ]


[ Contact Forum Admin ]


Forum timezone: GMT+7
VF Version: 3.00b, ConfDB:
Before posting please read our privacy policy.
VoyForums(tm) is a Free Service from Voyager Info-Systems.
Copyright © 1998-2019 Voyager Info-System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