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yForums
[ Show ]
Support VoyForums
[ Shrink ]
VoyForums Announcement: Programming and providing support for this service has been a labor of love since 1997. We are one of the few services online who values our users' privacy, and have never sold your information. We have even fought hard to defend your privacy in legal cases; however, we've done it with almost no financial support -- paying out of pocket to continue providing the service. Due to the issues imposed on us by advertisers, we also stopped hosting most ads on the forums many years ago. We hope you appreciate our efforts.

Show your support by donating any amount. (Note: We are still technically a for-profit company, so your contribution is not tax-deductible.) PayPal Acct: Feedback:

Donate to VoyForums (PayPal):

Login ] [ Main index ] [ Post a new message ] [ Search | Check update time | Archives: 1 ]


[ Next Thread | Previous Thread | Next Message | Previous Message ]

Date Posted: 21:15:20 12/29/02 Sun
Author: 1996 年A-Level 題目
Subject: 有謂韓非乃法家思想之集大成者。此說當否?試論析之?
In reply to: 淇少俠 's message, "諸子百家說" on 09:07:24 11/07/02 Thu

有謂韓非乃法家思想之集大成者,我個人相當贊同這個說法。

法家成為一學派,為時頻晚,但對於法治思想的淵源卻很古老。在戰國初期,齊國的管仲、鄭國的子產、魏國的李悝,已是法家初期的代表人物。

管仲一派的政治思想,重心是在經濟方面。因此,他十分注重經濟政策。此外,他同時亦相當重視人民的根本利益,故提倡「重農政策」。至於子產,他所著的〈刑書〉,是法家的重要著作,對「重法」一派影響深遠。至於李悝,他所著的〈法經〉,是一套有系統的法典,不但是法家的重要著作,而且後來更成為〈秦律〉的淵源。由此觀之,李悝對於戰國法家的貢獻,主要在於理論體系的建立,具有承先啟後的作用。

到了戰國中期,法家分為術、法、勢三派,代表人物分別是申不害、商鞅及慎到。

「術」,是指國君駕馭臣下的方法,這派的代表是韓國宰相申不害。申不害認為君主須有駕馭臣下的方法,「法」必須與術配合才能生效。此外,他更主張君主應施行祕密政治,以權謀操縱臣下,這樣臣子才不敢為非。

至於重法派的代表是衛國人商鞅。「法」者,是指政府釐定出臣民共同遵守的法令,並且以嚴刑、重賞作為手段,促使臣民徹底實行。再者,他認為法律必須要明確清楚,這樣人臣便有依循的路徑,不會妄有異圖。

「勢」者,即指「盛權力」,以君主的權力為絕對權威,對天下人臣進行有效的強制,這派以慎到為主。慎到十分強調君主只要有威勢,就能掌握政治的權威,號令天下,而人臣莫敢不從。此外,他認為君主只要有權,即使是中材抑或是庸劣之主,也可治理天下,令臣民效忠。另外,為了保持君主的權威,慎到反對尚賢,從而避免「賢與君爭」,減低君主之威信。

直至戰國末年的韓非,鑑於當時法家的理論尚未構成系統,故集前人之大成,以慎到的「勢」為體;商鞅的「法」、申不害的「術」為用。不但這樣,韓非還吸收了儒家荀子的「性惡論」、墨家的「尚同」及道家老子的「守柔」之道。故此,韓非不但是集法家之大成者,而且是匯聚了先秦諸子學說的思想家。現就

以其學說內容,加以評述。

在宇宙論方面,韓非繼承荀子的「制天」之說,認為天只是自然現象,是無意志的,君主行事無須遵從「天意」。在人性論方面,韓非進一步發展其「性惡」之說,他認為人的行為,只會從私己利己的角度出發,一切的人際關係,如兄弟、父子、朋友、君臣等,都是以利益為標準,即使父母對子女亦在所難免。

韓非師承於荀子,而且在「性惡論」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人性全惡的看法。他認為民性頑劣,不能教化,故統治者必須「貴法治,賤仁德」。因此,韓非的政治觀是主張君主運用法術與權勢來統治國家和人民。韓非則主張以「勢」為體;以「法」、「術」為用。而韓非對於商鞅、申不害、慎到的「法」、「術」、「勢」,都俱有所補足。他認為商君「徒法而無術」;申不害則「徒術而無法」;慎到卻執著於「自然之勢」,三者皆過於片面。故韓非首要的主張是「法」、「術」、「勢」三者合一,不可一無。

在重勢方面,韓非吸納了慎到的主張,著重扶直君主的威勢,對儒家的賢人政治,全然反對。韓非亦認為世上的賢人太少,不足倚賴,因此君主必要握有權勢。這樣,就算是中材之主甚至是桀紂一類的暴君,皆可為治。再者,韓非認為臣民必須效忠君主,不容違抗或批評。其實,這套極度「尊君」的思想,乃是墨子權威主義─「尚同」之轉型。至於君主如何緊握權勢呢?就是掌握「刑」、「德」兩大權柄。只要二柄不失,術就可運用自如,法令亦可執行。

在任法方面,韓非吸納了商鞅的學說,主張君主要建立嚴格而周密的法律,勒令臣民遵守,只要人民能夠嚴守此法,國家便會大治。而法治又必須因時而變,以適應時勢。此外,他認為儒生與遊俠都是亂法的根源,必須剷除。

韓非認為君臣之間絕無仁愛信義,為人臣者必會處心積慮謀奪君主的權位。因此,君主要用「術」來控馭人臣,並且要「察察為明」,明辨臣下的好惡。但君主如何運用「術」才是恰當呢?韓非十分重視「術」,甚至採用老子的「守柔」技巧。老子學說最精采之處是教人如何持盈保泰,教君主南面之術,用一套技巧來統治人民。韓非吸收了這些東西,認為道家所說的「道」,可體驗於人君身上。因為人間一切的道與理乃自君主而來,但卻不容易給人看透識破。因此,韓非認為君主必須要深藏不露,好惡不形於色,以加強神秘色彩,使人臣不能捉摸到自己的心意。由此可見,為人君者必須要「至虛守靜」。

在經濟觀方面,韓非繼承了管仲重農為國家富強的觀念,大力要求發展農業,強調人民農時則耕,閒時則武,達至「無事則富國,有事則兵強」之目標。而韓非認為游食之士只會虛耗國家財力,必須去除。此外,韓非強調若要維持社會國家的安定,便要集權於君主,並以武力來統一諸侯,所以必要有「器」。因此,韓非十分注重改良生產工具的方法,以增加生產及改進武器,從而加強國力。

從上可見,韓非的思想,是集合了法家以前各派的學說,主要以「勢」為體;「法」、「術」為用,並吸納了戰國初期管仲的經濟觀。因此,有謂韓非乃法家思想之集大成者,是無庸置疑的。另一方面,韓非更吸納了儒、道、墨的學說。所以,我個人認為韓非不但是法家思想之集大成者,而且是匯聚了先秦諸子學說的偉大思想家。

[ Next Thread | Previous Thread | Next Message | Previous Message ]


Replies:

  • 試比較孟子、荀子二人之思想,並論其對後世之影響。 -- 1995 年A-Level 題目, 21:16:44 12/29/02 Sun

    Post a message:
    This forum requires an account to post.
    [ Create Account ]
    [ Login ]

    Forum timezone: GMT-8
    VF Version: 3.00b, ConfDB:
    Before posting please read our privacy policy.
    VoyForums(tm) is a Free Service from Voyager Info-Systems.
    Copyright © 1998-2019 Voyager Info-System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