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yForums
[ Show ]
Support VoyForums
[ Shrink ]
VoyForums Announcement: Programming and providing support for this service has been a labor of love since 1997. We are one of the few services online who values our users' privacy, and have never sold your information. We have even fought hard to defend your privacy in legal cases; however, we've done it with almost no financial support -- paying out of pocket to continue providing the service. Due to the issues imposed on us by advertisers, we also stopped hosting most ads on the forums many years ago. We hope you appreciate our efforts.

Show your support by donating any amount. (Note: We are still technically a for-profit company, so your contribution is not tax-deductible.) PayPal Acct: Feedback:

Donate to VoyForums (PayPal):

Login ] [ Contact Forum Admin ] [ Main index ] [ Post a new message ] [ Search | Check update time | Archives: 12[3] ]
Subject: 一位聖公會女牧師的經驗分享 ─ 訪梁秀珊牧師


Author:
Ignatius
[ Next Thread | Previous Thread | Next Message | Previous Message ]
Date Posted: 15:10:18 02/17/05 Thu

一位聖公會女牧師的經驗分享 ─ 訪梁秀珊牧師

梁秀珊口述 阮美賢執筆

神思 第廿四期 一九九五年二月 41-48頁

摘要

筆者替我們走訪了聖公會梁秀珊牧師。梁牧師分享了她作為一位已婚牧師的經驗:如何兼顧教會與家庭的職務,如何改變教內人士對女牧師的態度。這些寶貴的經驗,都具參考價值。

**********

前言

雖然天主教會內一直沒有女性擔任司鐸,但基督教中,早於1947年出現第一位華人女牧師李添嬡,她亦是全球聖公會第一位女牧師,由當時的聖公會港澳教區主教何明華按立。至現時,香港共有三十一位女性被按立為牧師。(1)

雖然基督教容許按立女牧師,畢竟女性在全部牧師當中只佔少數,而且基督教各宗派情況不同,故各位女牧師的經驗均非常珍貴。

梁秀珊牧師是少數女牧師中的其中一位,為了瞭解她的經驗和她對女性參與教會事務和教會牧養婦女意識的看法,筆者特地走訪了她,以下是訪問的綱要。(2)

教育和決定按立過程

梁秀珊牧師現任聖公會北角聖彼得堂主任牧師,到任兩年,之前曾在兩所堂會事奉。於1985年被按立為會吏,1986年正式被按立為牧師。

梁牧師畢業於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組。在未讀神學前曾於醫院任職護士,由於工作關係,她經常思考生老病死問題及追問人生命的意義,故有興趣修讀神學,以尋找這些問題的答案,最初是沒有想到做牧師的。

那麼,是甚麼因素影響梁牧師思考按立問題並作出這決定呢?回想當年情況,梁牧師指出是一位牧師(即現在的鄺廣傑主教)向她提出有否想過按立成為牧師。「我想是其他牧師鼓勵和提醒才令我開始思考這問題,我當時一心只想讀書,但既然他提了出來,我便開始想。我在崇基就讀的五年間,不斷有反覆思考這問題,並問自己將來會做甚麼?會否事奉教會?事實上,在讀神學期間,參與教會工作的機會多了,令我開始了解教會的需要和自己的興趣。到畢業時我仍想在教會事奉,所以順理成章申請做牧師。我選擇做牧師並非有特別戲劇性的經驗。」梁牧師回憶說。

「需要指出的是我之前已有女牧師,故我不是第一位。」按梁牧師所言,聖公會是容許各教省自行決定是否容許按立女牧師,而香港是全球聖公會中最早有女牧師的。早於1947年何明華會督已按立李添嬡牧師,但當時曾引起不少非議,英國蘭柏會議(3)亦不承認,直到1970年再次按立女牧師時才獲他們承認。由1970年至1986年,聖公會香港教區已先後按立了四位女牧師。(4)然而,梁牧師是首位結婚並誕下一位兒子後才被按立的。

「以前可能有一個錯覺,以為女牧師必須獨身,因為可能不知道結婚懷孕對牧師工作會否做成影響,而剛巧我之前的女牧師都沒有結婚。但我獲主教按立則打破了這神話。」梁牧師表示她的按立程序跟男牧師是一樣的,同樣經過申請讀神學、口試、讀畢前一年再評估是否適合按立,經教會推薦先任會吏,其後才被按立成為牧師。梁牧師認為,聖公會決定某人按立與否,跟性別和結婚與否無關,只在乎個人是否合適和教會對他的判斷如何。

同時兼顧家庭與教會職務

既是一子之母,又要面對繁重的堂會工作,梁牧師認為要在家庭和工作之間取得平衡很重要。「我覺得時間在自己手,要懂得按計劃去做事,不要被人牽著走,這樣便不會令自己太忙亂。」外表成熟穩重的梁牧師,將自己平衡家庭與工作的心得娓娓道來:「不是做得多就是好牧師,自己的神學要想得很清楚。我是一個有限的人,要選擇職責怎樣去做。家庭亦是事奉的一部份,正如聖經中說:如果一個人不能照顧好自己的家庭,又如何管理上帝的家庭呢?我認為家庭亦是我的召叫,故對丈夫及兒子,我亦有同樣的責任。」

現時梁牧師每星期會有一天假期,她會盡量不在那天安排工作,而多留給家人。她坦言,有時候亦會遇上家庭和工作上的衝突。曾經有一次,梁牧師的兒子發高燒,兒子要求她陪伴,但剛巧那天是週日,梁牧師需要主持崇拜,臨時又找不到人代替,故只好忍心離家上班,由丈夫照顧兒子。她心裡當然不好受,但亦沒有其他方法。她指出這種衝突情況不多,但若遇到這情形,無論怎樣做都會有人不了解,或是兒子埋怨她,或是教友不了解,她唯有盡力做,她慨嘆有時候難免要犧牲,不能做到面面俱圓。

談到雙職婦女的壓力,梁牧師亦感同身受。「以往多是男主外、女主內,但現時婦女雙職普遍,不少女性要內外兼顧,令她們感到做兩份工似的,因而容易引起衝突。要減輕雙職婦女的壓力,丈夫的理解和支持十分重要。特別在政府託兒服務不足的情況下,夫婦間的角色更不應分得那樣清楚,否則婦女唯有犧牲自己的意願,只能扮演傳統社會所賦予的家庭主婦角色。」

教友對女牧師的態度

梁牧師所任主任牧師的北角堂已有三十三年歷史,但論到女牧師任堂主任她則是第一位。她覺得百分之九十的教友都持開放態度,不會因性別關係而對牧師有偏見,「最重要的是看你的工作表現,教友不會介意你是男或是女。」

梁牧師曾任職三間禮拜堂,覺得沒有太大問題,多年來因其性別關係而遇到有偏見的情況出現只有一次。她憶述道:「當年我任堂助理,堂主任是位男牧師,因放大假由我代為處理職務。剛巧有教友想結婚,但他們欲找男牧師主持婚禮,雖然沒有明言因為我是女性不想由我主持婚禮,但我感覺到這是原因所在,結果他們找了另一位男牧師主持。當時我的確感到很失望。」

幸好這種特殊情況在梁牧師身上發生不多。不過,由於信眾習慣由男性領導及男性處事作風,有時難免會作出比較,甚或期望女牧師依循前人做事手法。但梁牧師有其處理方法,她以堅定的口吻說:「要令信眾真正尊重妳、明白妳,不必學做男牧師,反而要建立自己的風格,令教友明白妳的牧養原則、處事手法和行事習慣。」

牧養婦女意識及婦女參與教會

當仍在中大修讀神學期間,梁牧師已曾撰寫了一篇論文《探討香港堂會牧養婦女的路向》,當中指出「堂會牧養婦女做得不夠,不夠的原因是因為未能回應現今婦女的需要及處境」。(5)

經過了十年,現時已有豐富牧養經驗的梁牧師又認為香港堂會有沒有牧養婦女的意識呢?「我想大部份堂會都沒有這意識,反而覺得講婦女問題的都是激進和極端。其實,男女在上帝的創造中是平等的,每一個人都得到恩賜,聖經中所述的忠心管家的比喻,正是指出每個人的恩賜均要善用。然而,事實卻未必盡然。」

她又引述一個婦女神學家的意見,指出「傳統所說罪是指驕傲,這是從男性觀念出發,現實是女性的罪是過份自卑,明明有能力都覺得自己力有不逮,變得本來上帝交託在妳手中要做的事,到頭來都沒有做。」她指出基督教中,堂會領導亦是男性居多,其實女性教育程度愈來愈高,恩賜也被發掘,接受神學訓導的女性也不少,這表示女性亦有能力,有可能做堂會領導工作。「可能教會中的女性太謙虛,一般來說婦女在教會中只做插花、茶點、招待等工作。這些事固然重要,但女性可以做的可以更多,對上帝的回應可更多。正如以往沒有女牧師,教友看不到女性的能力,但現時教友看到女性一樣可參與教會發展工作。在外國,教會的議會高層成員甚至主教都有由女性擔任。」

梁牧師舉了一個實例,指出教會的制度限制了女性發揮其才幹,不能將最好的奉獻給上帝。

她有兩位同學,一男一女,同時完成神學課程,男的被按立為牧師,女的由於其教會不設女牧師,她作為傳道人。在某次會議中,這位男牧師出任主席,但女的則要兼任預備茶水工作。她本來亦不介意,但後來她反省,為何她與這位男同學接受同等教育,但卻沒有機會做這位男同學可以做的工作呢?她覺得上帝給予她潛能才幹,但因為人為和制度上的因素而不能為主發揮得最好,令她有些不開心。

從這例子中,梁牧師亦反省到雖然不是每個人均適合按立,正如男性中亦有不適合按立的例子。但當有女性適合而不獲善用,則是教會的損失。

正如梁牧師曾在當年寫下的文章中指出,牧養婦女要注意更新對女性角色的理解,不要將其定型,亦要以婦女作為主體及著重婦女經驗。她在訪問中進一步指出,要提高婦女意識,必須多給予女性機會,讓她們發揮才幹。一個人無論男或女,當你覺得他/她有能力在教會事奉,就要給予機會。從平信徒角度而言,她認為有不少女信徒當可肩負更多重要工作,這對牧養女性亦有幫助。

婦女神學可擴闊對聖經的瞭解

提到牧養婦女意識及提高女性在教會中的參與,不能不提近年漸受重視的婦女神學。梁牧師自言對婦女神學沒有特別深入的探究,但亦曾接觸過部份著作,印象中她認為婦女神學比較重視婦女的經驗、解釋和感受,並從女性角度解釋福音中的婦女。「傳統釋經有其好處,但婦女神學則嘗試從新的角度探討一向被忽略的問題,它可擴闊我們對聖經的瞭解,故有其參考價值。但我希望它不是跟傳統釋經對立,而是互相補足。我覺得男女問題是可以從包容的角度看,而不只是對立。」

按立女牧師問題

最近英國聖公會通過按立女牧師引起不少爭議,除基督教會內再次掀起女性牧師的討論外,在天主教會內,教宗更於五月底頒佈了函件否定女司鐸的可能性。來自聖公會的梁牧師對按立問題亦有其見解。

「不准按立女性最初是神學爭論,如引述聖經一些章節指出不能按立女性,天主教教宗最近亦是引述聖經指十二門徒都不是女性這等論據,但慢慢這已不是主要爭拗,因為這些理由不確實,美其名是信仰原因,但論點卻十分牽強,現在已很少人引用某段經文來反對按立女牧師。我自己覺得跟文化因素有較大關係。例如早前一位南非教會領袖的女兒告訴我,雖然她已完成神學課程,卻不能被按立,她表示很失望,準備轉向另一教會接受按立。我覺得這與當地文化及當地女性地位有莫大關係。在香港,女性被按立漸見容易,是因為女性在各行各業都有機會任較高職位,相對從前,女性在社會中的地位已有提高。另一方面,香港一些教派反對按立女牧師跟他們對社會中的女性的看法亦很一致,通常反對按立女性者對女性角色的看法亦較保守,他們不把女性作獨立主體看待。甚至一些女性亦會反對按立女牧師,她們亦缺乏神學支持,只是習慣保守觀念而已。」

「此外,女性本身沒有意識接受按立可從兩方面看。第一是她們看不到被按立的可能性,她們所屬的宗派沒有這個制度,因而不會刺激她們有動力去思考按立問題;第二是有沒有先例讓她們看到教友是否接受。」

梁牧師舉了英國聖公會為例,幾年前英國聖公會通過可按立女會吏(deacon),女牧師則尚未通過,至現時為止,有一千位女性可被按立。這些女會吏可負責教會內大小事務,包括講道、主持婚禮、牧民工作等,只是不能祝聖聖餐。從前沒有女會吏,會眾不清楚女性能力,但設立女會吏則令教友瞭解到女性亦有能力,在某些方面如牧民輔導,一些女性甚至比男性更勝任,教友對女會吏亦相當接納,這種種鼓勵有助女會吏爭取成為女牧師。可見女會吏的先例令人看到女性可勝任女牧師職位。

梁牧師亦指出香港近兩三年按立了一定數目的女牧師,其實不少例子是她們已出任堂會主任多年,只是未做牧師,故一旦其教會通過按立,則她們才會在短時間內升任。現在社會進步,女性任領袖愈加普遍,女性牧職這問題自會解決。梁牧師認為女性按立運動歷史只不過四十多年,隨著觀念慢慢改變,反對者自會減少。

聖公會在按立女牧師方面可說是創先河,是最早發展的基督教宗派。那麼,聖公會的按立會否帶動其他宗派甚至天主教會改變傳統呢?梁牧師認為一個宗派是否接納女牧師很視乎其教會領導人,若領導人強硬反對,則根本不能提上議程討論。她表示現任教宗反對立場鮮明,但難保日後的教宗立場轉趨溫和,甚至贊成,而天主教會內亦有人在神學上是贊成女神職人員,故天主教亦有可能在日後改變這制度。

除了個人態度上支持女性按立外,梁牧師亦會身體力行,在自己堂會及個別活動中亦會多鼓勵女性參與教會工作。「在一些鼓勵按立的教會聚會中,我會以過來人身份解釋做牧師的責任,及澄清一些誤會,如女牧師不能結婚等。曾經有一些女神學生表示,雖然計劃事奉教會,但不會做牧師,因這會太突出自己。遇到這種情況,我會向她們解釋為何不將自己最好的奉獻給上帝,退縮是不負責任的行為,若有召叫而不回應則是一種欠缺,對教會亦是一種損失。」她又認為女性牧養女性是有好處的,畢竟女信徒在教會中佔多數,有時候女性更易引起女性共鳴,故女性牧職是豐富了教會的經驗。

後記

在整個訪問過程中,梁秀珊牧師十分強調多鼓勵女性及給予女信徒機會發揮才幹貢獻教會的重要性,她亦關心女神學生在修畢神學課程後能否與男信徒一樣享有平等機會事奉教會。她覺得容許女性任牧師亦是一種機會。

從前天主教會內大部份讀神學的都是有志成為神父的人,但近年夜間神學課程的開辦令不少平信徒有機會修讀,令神學普及化,女性自然有多些機會學習進修,使其可裝備自己在教會中有更大的參與。

正如梁牧師所言,社會不斷進步,女性地位亦不斷提高,男女角色及分工模式已不是傳統的一套,而是更多元化。教會面對這趨勢應怎樣回應呢?女性在教會中的參與及角色又應怎樣定位呢?這些問題值得多加探討!

註釋
(1) 香港婦女基督徒協會研究小組,《香港華人女牧師按立歷史研究》,1993年。

(2) 訪問於1994年8月31日上午九時半進行,地點是聖公會北角聖彼得堂梁秀珊牧師的辦公室。

(3) 蘭柏會議(Lambeth Conference)十年召開一次,全世界聖公會主教均會出席參與會議。

(4) 同註(1)。四位女牧師及按立年份分別為:黃羡雲(1971),石詠雪(1973),區玉君(1975),梁秀珊(1986)。

(5) 梁秀珊著,《探討香港堂會牧養婦女的路向》,1983年。

[ Next Thread | Previous Thread | Next Message | Previous Message ]


[ Contact Forum Admin ]


Forum timezone: GMT+8
VF Version: 3.00b, ConfDB:
Before posting please read our privacy policy.
VoyForums(tm) is a Free Service from Voyager Info-Systems.
Copyright © 1998-2019 Voyager Info-System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