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yForums
[ Show ]
Support VoyForums
[ Shrink ]
VoyForums Announcement: Programming and providing support for this service has been a labor of love since 1997. We are one of the few services online who values our users' privacy, and have never sold your information. We have even fought hard to defend your privacy in legal cases; however, we've done it with almost no financial support -- paying out of pocket to continue providing the service. Due to the issues imposed on us by advertisers, we also stopped hosting most ads on the forums many years ago. We hope you appreciate our efforts.

Show your support by donating any amount. (Note: We are still technically a for-profit company, so your contribution is not tax-deductible.) PayPal Acct: Feedback:

Donate to VoyForums (PayPal):

Login ] [ Contact Forum Admin ] [ Main index ] [ Post a new message ] [ Search | Check update time | Archives: 1234[5]6789 ]
Subject: Re: 科學的不斷自我修正性就是科學可貴之處


Author:
hello
[ Next Thread | Previous Thread | Next Message | Previous Message ]
Date Posted: 00:55:46 06/07/04 Mon
In reply to: Liberal 's message, "科學的不斷自我修正性就是科學可貴之處" on 00:42:00 06/07/04 Mon

>如何"誤用放射性同位素衰變定律"?
refer to
http://www.voy.com/174951/591.html
also,

碳測時法:

碳測時法是一具爭議性的測時法.方法是基於幅射性碳同位素之衰退速率.碳-14是在上大氣層通過宇宙射線的中子作用於氮-14而形成.碳-14迅速被氧化,通過(植物)光合作用而進入地球的有機體系和(動物)食物鏈.

碳-14亦因大氣交流以碳酸鹽的形態溶於水中而流入海洋.動物和植物用碳於有機體之功能和食物鏈,在它們有生之年吸收碳-14入其體內.假定地球上碳的存在是與大氣中之碳-14相平衡.這意味著隨著時間的過去,碳-14原子數目和非輻射性碳原子數目應維持不變.自從動物或植物一死,就會停止吸收碳.因此就不會有幅射性碳的補充,而只有因衰退而減少.在1949年,一隊由Willard Libby領導的芝加哥大學的科學家發現衰退是有一固定速度的.他們發現遺留在在死亡的動植物標本內的碳-14,經5,568年之後,一半就會因衰退而消失.餘此類推.因此碳-14由Libby和他的隊員測得的“半衰期”是5,568年.經過十個半衰期,在標本中的輻射性碳已所餘無幾.即是說用碳測時法到50,000至60,000年之間就應到達極限.

碳測時法之爭論

碳測時法具爭議性是因它分享幅射測時法的一些固有基礎假定.在我們的外大氣層氮-14被宇宙射線轟擊而改變成輻射性碳-14,必須與我們的大氣層取得均衡.生產的速度與衰退速度應該相等.Libby的研究,按數學的法則,碳-14由濃度零的水平提升至平衡狀態需時約30,000年.最近的研究顯示碳-14在我們的大氣層中尚未達至平衡,因此顯示我們的大氣層尚未有30,000年.

碳測時法:樹木年代學之應用

碳測時法之鼓吹者已轉向於用樹木年代學(樹木年輪測時法)來幫助緩解“平衡”問題之困擾.他們聲稱樹木年代學可讓他們測出過去大氣層碳-14濃度水平,方法是在三個年輪中計算碳-14和碳-12之比例.問題是沒有一棵樹顯示超過4,500歲.南加州那棵稱為瑪土撒拉樹是世界上最老的一棵樹也只不過是大約4,500歲.碳測時法之鼓吹者從死樹中取三個年輪想能與瑪土撒拉樹之三個年輪重疊,用數學方法來推斷超過4,500年之樹齡.他們確定一棵死樹的年齡是否與瑪土撒拉樹的年齡有重疊是依據年輪的圖案.他們比較兩者之圖案和輻射性碳與非輻射性碳之比率等,並假定死樹活得更早.在此這方法就似乎有不合乎邏輯之處.問題並非那麼簡單,樹的年輪不會是固定不變的.即使是活的樹也會出現不相同的圖案.原因是土壤營養的差異,方向影響陽光多與少,火災歷史,離水源之遠近等.

專家對碳測時法的想法如何?

碳測時法可由T. Save-Sodebergh 和I.U. Olsson (分別屬於瑞典烏普薩拉大學埃及古物學學院和物理學院)在他們的出版物<輻射性碳在碳-14測時法與埃及年表>綜述如下“如果碳-14測時法有助於支持我們的理論,我們會將它放在文章的顯著位置.如果它沒有完全與我們的理論牴觸,我們仍會把它放在文章的注腳裡.如果它已完全‘過時’,我們會把它拋入垃圾箱.”這就闡明一個事實就是被接納由碳測時法所定的年代不一定是確實的年代─這年代只不過是選定的年代而已.“你不必覺得驚訝,足足一半由碳測時法所測出的年代不被接納.奇怪的卻是剩下的一半被接納了.”(Robert E. Lee所著"輻射性碳,年代的錯誤“刊登於加拿大人類學雜誌,1991年ll月3日第 19冊第 9,29頁).

also,
輻射性元素衰退的所謂絕對計算法( Radiometric Dating or Absolute Dating Method )by 「鈾」238 :
    這名聽起來高深,但其中原理是大家都可以瞭解的。地上的物件多含有少量的輻射性元素。這些「母元素」會變成另外一種元素「子元素」,這是所謂「衰退了」(Decay)。科學家觀察到這衰退的現象就計算了這衰退的速度,稱之謂「半衰期」,意即在一段時間內,有一半的「母元素」已變成「子元素」。一個常用的放射元素就是「鈾」238,原子彈的原料。「鈾」238(母元素)衰退後變成「鉛」。它的半衰期估計是40億年,意即一塊石頭從地出來40億年之後,它的含鈾238即有一半變成了鉛。

    要瞭解「絕對計算法」,或者可以用一個簡單的比方。假設我一個人在一間房子裡看書,諸位進來時作了一些觀察。一.你們進來時,我正看完了第一千頁。二.你們進來後觀察到我看書的速度是一分鐘看一頁。從這兩個觀察,你們要計算在你們沒有進來以前,我在這房間裡看了書多久。如果你的答案是「一千分鐘」的話,這基本上就是類似以「放射元素半衰期」的「絕對計算」的結果。

    我們不須是專家也可以觀察到這計算法的問題在那裡,這種計算法起碼有三個假定是無從肯定的:


「一千分鐘」的答案假定了我是從第一頁看起的。但是你們既然不在,又怎能知道呢?若我是從第九九九頁開始,我可能只在房間裡看書一分鐘。應用在「放射元素半衰退期」上就是假定在鑑定的石頭從地心出來時,只有鈾沒有鉛。這自然不是我們實際上觀察到的,因為我們無從知道地裡剛出來的石頭,是不含鉛的。
「一千分鐘」的答案假定了你們未進來之先,我看書的速度一直都是一分鐘一頁,這自然也是不能肯定的。應用在「放射元素計算法」上:我們知道科學家發現「輻射」是從居禮夫人(Madam Currie)開始,才一百多年前。幾億年前鈾的衰退速度如何,我們怎能肯定? 何況有些科學家相信連光的速度都在變動。
「一千分鐘」的答案假定了沒有外來的因素。應用在「放射元素計算法」上,是假定並沒有外來的鈾或鉛滲進被鑑定的石頭裡;石頭裡的鈾和鉛也沒有流失。但是石頭經過數億年的風吹雨打,水浸火焚,地層的變動,我們怎能知道它是保持「封閉」呢?
    基於上述的三個未知數,「放射元素」的「絕對計算法」曾經在同一塊石頭上計算出「零」至「三百萬年」七個不同的答案,而正確的答案卻是二百年;因為這石頭是夏威夷一個火山在歷史上二百年前噴出的岩漿。

    所以有人收集了六十幾個實驗結果,都是根據以同樣三個假設來計算地球的年齡,其答案從「零」到「四十五億年」。

my own opinion
http://www.voy.com/174951/595.html

[ Next Thread | Previous Thread | Next Message | Previous Message ]

Replies:
Subject Author Date
Re: This conversation is going nowhereBystander08:26:38 06/07/04 Mon


Post a message:
This forum requires an account to post.
[ Create Account ]
[ Login ]
[ Contact Forum Admin ]


Forum timezone: GMT+8
VF Version: 3.00b, ConfDB:
Before posting please read our privacy policy.
VoyForums(tm) is a Free Service from Voyager Info-Systems.
Copyright © 1998-2019 Voyager Info-System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