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yForums
[ Show ]
Support VoyForums
[ Shrink ]
VoyForums Announcement: Programming and providing support for this service has been a labor of love since 1997. We are one of the few services online who values our users' privacy, and have never sold your information. We have even fought hard to defend your privacy in legal cases; however, we've done it with almost no financial support -- paying out of pocket to continue providing the service. Due to the issues imposed on us by advertisers, we also stopped hosting most ads on the forums many years ago. We hope you appreciate our efforts.

Show your support by donating any amount. (Note: We are still technically a for-profit company, so your contribution is not tax-deductible.) PayPal Acct: Feedback:

Donate to VoyForums (PayPal):

Login ] [ Contact Forum Admin ] [ Main index ] [ Post a new message ] [ Search | Check update time | Archives: 123456[7]89 ]
Subject: 圣經的默示性


Author:
Ken_Reformed
[ Next Thread | Previous Thread | Next Message | Previous Message ]
Date Posted: 21:39:17 11/26/04 Fri

選自王志勇《圣經与圣約》講稿
http://jesus.bbs.net/bbs/02/1002.html



第三章 圣經的默示性
“圣經都是上帝所默示的,
于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提后3:16)。

圣經的默示性,是指上帝傳遞啟示、成為圣經的方法。

一.默示的必須性
默示(inspiration)是必須的,因為只有默示,才能將上帝的啟示保存下來。如果上帝啟示了他自己,但啟示的記載不准确,那么上帝的啟示便成疑問,圣經就無法成為基督徒信仰与生活的絕對標准。默示所保證的就是上帝的啟示被准确無誤地記載下來,使得基督徒的信仰建立在客觀的不變的根基上。

二.默示的定義
我們可以為默示下一個這樣的定義:默示是圣靈監督圣經的作者,讓他們雖然按著自己的風格、個性寫作,但所寫的就是上帝的話語——是具有權威的、可信的,在原稿上是無謬的。以下是一些著名福音主義信仰的神學家對默示所下的定義。
華菲德(Benjamin B.Warfield):“因此,默示一般的定義是,上帝的靈在作者身上行使超然的力量;這是由于他們的作品,都已經賦予屬上帝的可靠性。”
楊以德(Edward J. Young):“默示是上帝的靈在圣經作者身上的監管工作。結果,這些圣經就都擁有神圣的權威及可信性,而且由于擁有這种神圣權威及可信性,它就不會包含錯誤。”
來利(Charles C.Rvrie):“默示是……上帝對作者的監管。上帝使用他們個別的人格,讓他們將上帝對人的啟示,組織及記錄下來,因此在原來手稿上的話語,是沒有錯誤的。”
為默示所下的定義,須包括以下几個要點:
(1)上帝的因素——圣靈監督作者,保證所寫的都准确;
(2)個人的因素——作者根据個人的風格和性格寫作;
(3)上帝与個人合作的結果──使其真理得以毫無錯誤地記錄下來;
(4)默示包括作者的用詞選擇;
(5)默示只是指圣經的原稿而說。
“默示”的英文inspiration,是從拉丁文圣經武加大譯本而來的,動詞inspiro,曾在《提摩太后書》三章16節和《彼得后書》一章21節使用過。“默示”一詞,是翻譯希腊文theopneustos一字;這字在新約希腊文圣經中只用過一次,就是《提摩太后書》三章16節。Theopneustos的意思是:“上帝呼气”。這字強調,圣經是從上帝呼气而出的。圣經不是上帝所“吸”气的一种東西,而是上帝“呼”出來的產品。

三.有關默示的錯誤觀點
既然對于圣經論而言,默示是至關重要的,因此在圣經至默示上就有各种不同的主張。基督徒必須予以分辨。

(1)自然默示(Natural Inspiration)
此派說,圣經的默示沒有什么超然成分。圣經的作者不過是凡人,他們所寫的圣經書卷,和普通人所寫的書沒有什么不同。不過,圣經的作者有不平凡的宗教意識,因此他們所寫的宗教事物,也就象莎士比亞寫文學一樣,能夠達到超卓的水平。這种默示說完全消解了圣經的超自然性,使圣經成為普普通通的經典作品。

(2)屬靈亮光(Spiritual llluminatiOn)
此派認為,有些基督徒的屬靈領悟力(insight),雖然和其他基督徒同屬一類,但高出很多。任何一位敬虔的基督徒,只要被圣靈光照,就可以寫圣經。此派認為,不是圣經作品本身受默示,而是作者本人被默示而已。施來爾馬赫(Schleiermacher)在歐洲就曾教導這种思想,而科爾雷基(Coleridge)在英國將這思想傳開。

(3)部分或動力默示(Partial or Dynamic Inspiration)
部分默示論認為,圣經中有關信仰及實踐的部分,都是默示的;但關乎歷史、科學、年代,或其他不關乎信仰的事物,是可能有錯的。這种觀點說,上帝在一些可能錯誤的資料中,仍保存了救恩的信息。部分默示論不相信字句默示論(verbal inspiration;那是說,圣經話語的默示)。他們也不相信完全默示論(plenary inspiration;那是說,整本圣經的默示)。他們認為圣經是可能有錯的,不過即便所用的媒介不完全,也可以引領人得救恩。
此派有不少問題,是未能解釋的,如圣經那些部分是默示的,那些部分含有錯誤?誰去決定圣經那些部分可信,那些部分不可信?(錯誤論者所列出的錯誤清單,常因人而异。)而且教義怎能和歷史分割呢?(舉例說,關乎耶穌由童女所生的記載,是教義,但也是歷史。)圣經怎能夠在某些部分是可靠的,在某些部分卻是錯誤的呢?

(4)觀念默示(Gonceptual Inspiration)
此派認為,圣靈只是將觀念(concepts),或意念(ideas)默示,而不是將話語(words)默示)神將一個觀念或意念賜給作者,然后讓作者自己的話語表達。圣經因此可能有錯,因為遣詞用語全屬作者的事,而下是神所監管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耶穌(太5:18)和保羅(帖前2:13)都确信字句的默示。柏克(Pache)的總結說得好:“意念只能夠用話語接收,也只能用話語傳遞;如果傳給人的意念是神圣的,也是屬于啟示性的,它用來表達的形式就相當重要了。我們不能將二者分割。”

(5)口授默寫(Divine Dictation)
默寫論認為,上帝將圣經的每一個字口授給人,而人是被動地寫下每一句話。他們只像听寫員,寫下所吩咐他們的每一個字。這觀點將圣經与古蘭經等同,因為《古蘭經》据說也是用阿拉伯文根据天上的聲音寫下來的。雖然圣經有些地方也是听寫的(出20:1:“上帝吩咐這一切的話”),但圣經各卷書,無論在風格及用語上都有很大差异,這就說明作者不是机械地操作。希腊文的初學者,很快就會學到,《約翰福音》和《路加福音》的風格迥异;約翰的風格簡朴,用語局限,而路加則詞匯丰富,文筆細膩。如果默寫論是真确的,圣經各卷的風格就應該完全一樣。

(6)新正統派觀點(Neo-orthodox Opinion)
新正統派認為,圣經不能与上帝的話語完全等同,因為上帝不單是用命題(propositions)說話。上帝不單啟示關于他自己的事實(facts),上帝也啟示他自己(Himself)。圣經不是上帝話語的“實質”(substance),圣經只是上帝話語的“見證”(witness);只有當讀者在個人主觀經驗上与基督相遇(encounter),圣經才“成為”(becomes)上帝的話語。此外圣經也是被神話(myth)所遮蔽的,要知道事情的真相,就需要將神話去除(demythologize)。圣經事件的歷史性并不重要,例如,基督不必是在真實的時空里從死里复活,重要的是,讀者能透過這些錯誤的記載,在經驗上与上帝相遇。根据這种觀點,真理的權威是落在個人的主觀上,而不是在圣經本身。所謂的“新正統派神學”這种對圣經的觀點在學術上似乎堂而皇之,然而在實際生活中所導致的就是“跟著感覺走”,每個人都以自己的主管經驗為依据,否定了上帝所啟示的客觀標准。
持守福音主義信仰的基督徒,以相反的論點來作回應。圣經在客觀上是上帝的話,在權威上也是上帝的話,不在乎人是不是向它有所回應(約8:41,12:48)。此外,什么是合法的与上帝相遇的經歷,假如不是上帝明确啟示的圣言為至高的客觀標准,還能以什么為標准來衡量呢?另外,到底是誰有資格分辨那些是神話,那些是真理呢?最終仍然涉及道一個權威与標准的問題。

4.合乎圣經的默示論
基督對圣經的觀點:要明确界定圣經的默示性質,沒有一件事,比先确定基督對圣經的觀點更重要。沒有任何人有資格,持有一個比基督更低的觀念去看圣經;基督對圣經的觀念,應該是決定性的;也是任何人的觀點的規范。圣經的默示,不僅有《提摩太后書》三章16節,或《彼得后書》一章21節作論据,更重要的是根据基督對圣經的觀點。

(1)全部默示(Inspiration of the whole)
基督引用舊約時,他是确定整本舊的的默示的。《馬太福音》五章17至18節确定的說,律法的一點一畫(最小的一個字母)都不能廢去,都要成全。他在17節所稱的“律法和先知”,就是對整部舊約圣經的統稱。耶穌在這個強而有力的宣告中,确定了整本舊約是神圣無損的,并且肯定了整本舊約的默示。
耶穌在《路加福音》24章44節又提醒門徒,所有在摩西的律法、先知的書和詩篇上指著他的話,都“必須”應驗。門徒當時不能明白在舊約中關于基督的死和复活的教訓,但由于舊約是默示的,所有這些預言的事件都必會如實發生。基督一連三次提到舊約,是表示對整本舊約的默示和權威的肯定。
當基督与不信的猶太人辯論,他是否具有權柄被稱為上帝的儿子的問題,他引用了《詩篇》82篇6節,并且提醒他們:“經上的話是不能廢的”(約10:35)。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圣經是不能視為錯誤的,從而失去它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耶穌所引用的,是一句不太重要的舊約經文,他卻說,經上的話是不能廢除的。

(2)部分默示(Inspiration of the parts)
基督經常并大量地引用舊約的經文。基督的論辯,是假定了他所引用的舊約經文的完整性。基督這种論辯方式,無形中是确定了舊約每段獨立經文或書卷的默示,舉例說,當耶穌在試探中面對撒但時,他就曾引用申命記來駁斥撒但。他在《馬太福音》四章4、7、10節,引用了《申命記》八章3節,六章13、16節,指斥撒但的錯誤;并且強調,這些《申命記》上的話,都必須應驗。耶穌在《馬太福音》二十一章42節,又引用了《詩篇》一百十八篇22節,那里說,彌賽亞要被拒絕。耶穌又在《馬太福音》十二章18至21節,引用了《以賽亞書》四十二章1至4節,來形容他怜恤的心。他所提到的外邦人,都曾在先知書中預言過。以上是一些例子,說明基督曾引用舊約的不同部分,證明了這些經文的默示性和權威性。

(3)詞語默示(Inspiration of the words)
當基督与撒都該人辯論有關复活的教義時,他引用了《出埃及記》三章6節(這一點相當重要,因為撒都該人只接受五經):“我是亞伯拉罕的上帝。”耶穌的整個論据,端系于“我是”一句話。耶穌似乎是要用希伯來文所暗示的一個動詞;這樣看來,他是接受了七十士譯本(舊約的希腊文譯本)所用的動詞了。七十士譯本在耶穌的時代是受到高度的評价的,實際上它被視為与原本的圣經是同等的。
耶穌在确定复活的真理的時候,曾提醒撒都該人《出埃及記》三章6節的一句話:“我是” 。他解釋說:“上帝不是死人的上帝,乃是活人的上帝。”如果舊約的話語不是默示的,耶穌的論据便徒然;但如果舊約每一句話都是真實地默示的,他的論据就顯得無比重要。事實上,耶穌的論點只建立在這句話的一個現在式(present tense)之上,因為在出《埃及記》三章6節是這樣寫著:“我是(現在式)……”,复活的教義就因此得以确定。上帝是先祖的活著的上帝。
另一個相似的例子,記載在《馬太福音》二十二章44節。當時耶穌和法利賽人爭辯,耶穌指出,他們對彌賽亞的觀念是不正确的。法利賽人以為彌賽亞是一位政治上的救贖者,但耶穌向他們引用《詩篇》一百一十篇1節,那里以色列的大君王大衛所看見的彌賽亞,是比他更大的,并且稱他為主。耶穌的整個論据,就在兩個字的默示之上:“我主。”如果《詩篇》一百一十篇1節所寫不是“我主”,基督的論證就歸徒然。另一個例子是,基督在《約翰福音》十章34節,引用了《詩篇》八十二篇6節,他整個的論据就在“上帝”這個字之上。

(4)字母默示(Inspiration of the letters)
基督提到,他相信圣經的每個字母都是默示的。主耶穌在《馬太福音》五章18節說:“律法的一點一回都不能去,都要成全。”“一點”是指希伯來文的字母yodh,這個字母看去好象一個標點的撇號(’),“一畫”是指希伯來文字母間最輕微的差异,用英文字母來說明,就是O和Q在一個筆畫上的差异。耶穌所強調的是,所有舊約的著作,細微至每一個字母,都要應驗。

(5)新約默示(Inspiration of the New Testament)
基督在樓房室訓諭時,曾經說過一句重要的話,那就是指新約著作,最后得以准确地記錄下來。耶穌在《約翰福音》十四章26節說,圣靈要令使徒在寫圣經的時候,准确地記下要寫的事情,這樣,便保證了記錄的准确性(比較約十六12至15)。這也許正好說明了,為什么一個老人如約翰,當他寫基督生平的時候,能夠詳細而准确地,描述在多年前發生過的事情始末。圣靈叫約翰和其他作者,准确地記得這些事情。這樣,耶穌不但确定了舊約的默示,也确定了新約的默示。
若要下個結論,我們只得說,耶穌确定整本舊約的默示。這是指舊約的不同書卷都精确地記載了上帝的圣言,同時也指舊約的字母和文字,并預言新約的默示。無疑,那些持守觀念默示論,或其他類似默示論的人,需要重新考慮耶穌對圣經所持的態度。難道耶穌對圣經的觀點,不應成為標准嗎?難道我們可以對圣經,持有比基督更低的標准嗎?

四.保羅對圣經的觀點
(1)舊約和新約的默示
保羅在《提摩太前書》五章18節前面,加上了一句話:“因為經上說……”,然后他就引用《申命記》二十五章4節,和《路加福音》十章7節。保羅無疑是在舊約和新約前面冠以一個圣經的名稱。換句話說,保羅是肯定了舊約和新約,都同樣地是上帝所默示的話語。

(2)話語(words)的默示
保羅在《提摩太后書》三章16節,留下了一句名言:全部圣經,都是“上帝所默示的”。前面已經提到,“上帝所默示的”一句話,是譯自一個希腊字theopneustos,意思是“上帝呼气”。在默示和圣經無誤的整個理論上,這是一節重要的經文,若正确地解釋這節經文,問題就得以迎刃而解。
有几件事是需加注意的。首先,既然圣經是上帝呼出的,這就說明了圣經的來源是上帝。這与舊的先知的說法是一致的。舊約的先知從上帝的口領受信息,他們常說:“耶和華如此說……”。先知所講的信息,都是上帝給他們的話語(比較出4:15,7:1-2;耶1:9等)。先知的話語,既然是可靠可信的,上帝所呼出的圣經,也是可靠和准确的,因為兩者都是從上帝的口中出來的。保羅所強調的,是圣經的“來源”(origin)問題:上帝所呼出的气,“是來自全能者創造之气”。theopneustos一字是被動語態(passive voice),而下是主動語態(active voice),這進一步說明了,圣經的來源是上帝,而不是人。

(3)整本圣經都是上帝所呼出的气
楊以德(Young)說:“如果保羅指的是,每一處經文(every scripture),他心目中就是說圣經的不同部分;那么,他是指著個別的經文而說。他的意思是,無論我們提到那一段經文,都是神所默示的。但是另一方面,如果保羅是指‘全部經文’(all scripture),很明顯,他是指一整本圣經而說。無論是這兩种情況的任何一种,保羅都是要說明,只要是稱為‘圣經’(scripture)的,就是上帝所默示的。”
此外,凡是“上帝呼气出來的,都稱為圣經。第16節‘圣經’一詞,有時是指舊約圣經,但我們也可以作這樣的理解,保羅所使用‘圣經’一詞,不單是指舊約,也是指當時代已經寫成的新約(例如,保羅一定也認為路加福音是正典(提前5:18)”;也許他更是指著一整本的新約圣經而說,其中一些部分要到將來才寫成。保羅的結論是,新、舊約圣經都是神的“呼气”——都是從上帝而來——不是從人而來的。他無形中是确定了字句默示的信念。
彼得對圣經的觀點:彼得對圣經的看法与保羅相同。彼得在彼得后書一章21節強調,圣經不是出于人意的,圣經都是在圣靈的監察下寫成的。彼得稱圣經為“先知的預言”(19節)、“經上的預言”(20節),和“預言”(21節)。彼得宣稱圣經是“全部可靠的”。在21節,彼得解釋圣經是可靠的原因。如保羅一樣,彼得确定神是圣經的來源,雖然圣經是由人寫下的,但人寫圣經均被圣靈所引導(希腊文pheromenoi)。所以無形中,彼得承認了字句默示的信念,這就是說,圣靈引導圣經的作者,選擇他們的用語。這真理可用以下例子說明:有人走進百貨公司去購物,因為赶時間,所以雖然身在電動樓梯上面,他還走著。雖然他是走著,但也是電動樓梯把他輸送到樓上去。同一道理,圣經作者的用語,雖然是根据自己的教育背景和風格特色,但引導他們、輸送他們的是圣靈。圣靈保證了所寫的一切,都是正确的。
彼得在《彼得后書》三章16節,提到保羅的書信。他說假教師強解保羅的書信,正如他們“強解別的經書一樣”。這是一句獨一無二的宣告,彼得將保羅的著作和舊約圣經等量齊觀。
因此,字句默示論最強而有力的根据,是耶穌基督的見證。耶穌基督見證整本圣經,都是上帝默示的,這是指舊約的不同書卷,和圣經原初記錄下來的話語。耶穌根据圣經上精确的話語,來建立他的論据,這證明了他對圣經的重視。另一方面,保羅也确認圣經,都是上帝的呼气,人是工具,被上帝引導將圣經寫成。彼得強調,人是被圣靈引導將圣經寫成。他們每一位的見證,都是要我們接受圣經的字句默示論。

[ Next Thread | Previous Thread | Next Message | Previous Message ]

Replies:
Subject Author Date
聖經當然是上帝默示的Liberal00:20:28 11/27/04 Sat


Post a message:
This forum requires an account to post.
[ Create Account ]
[ Login ]
[ Contact Forum Admin ]


Forum timezone: GMT+8
VF Version: 3.00b, ConfDB:
Before posting please read our privacy policy.
VoyForums(tm) is a Free Service from Voyager Info-Systems.
Copyright © 1998-2019 Voyager Info-System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