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yForums
[ Show ]
Support VoyForums
[ Shrink ]
VoyForums Announcement: Programming and providing support for this service has been a labor of love since 1997. We are one of the few services online who values our users' privacy, and have never sold your information. We have even fought hard to defend your privacy in legal cases; however, we've done it with almost no financial support -- paying out of pocket to continue providing the service. Due to the issues imposed on us by advertisers, we also stopped hosting most ads on the forums many years ago. We hope you appreciate our efforts.

Show your support by donating any amount. (Note: We are still technically a for-profit company, so your contribution is not tax-deductible.) PayPal Acct: Feedback:

Donate to VoyForums (PayPal):

Login ] [ Contact Forum Admin ] [ Main index ] [ Post a new message ] [ Search | Check update time | Archives: [1] ]


[ Next Thread | Previous Thread | Next Message | Previous Message ]

Date Posted: 14:27:00 02/20/02 Wed
Author: 作者:黄杰
Subject: 厦门远华走私案内幕(二)
In reply to: 作者:黄杰 's message, "厦门远华走私案内幕(一)" on 14:13:27 02/20/02 Wed

  第三章 连名字都写不好的农民

  由于远华走私王国的“国王”赖昌星流亡海外,去向扑朔迷离,特别是由于“420”专案组的调查工作严格保密,所以这宗天字第一号走私大案更增添了神秘色彩,引起海内外对赖昌星的广泛兴趣与猜测。赖昌星到底是散财童子下凡,抑或是撒旦派遣的恶魔,竟引得上至中央、下至地方的无数官员为其“竞折腰”?
  原来,赖昌星仅仅是福建省晋江市青阳镇一个小学没有毕业、甚至连自已的名字都写不好的普通农民。他的发迹史,可说是“时势造英雄”,是中国特定历史社会的产物。
  赖氏在中国百家姓排名榜上是一个小姓。据族谱记载,赖氏上溯“轩辕氏第二十孙周文王第十九子叔颖,为周武王之弟,武王将叔颖封于赖国(现址河南荥阳),故族人以国为姓”。南宋末年,为躲避北方金人大举入侵,赖氏泽翁公率领族人辗转南迁,后定居福建省晋江赖厝,“厝”是中原古语,意即族人聚居的地方。历史上,赖氏英才辈出,“出将入相者,莫可计焉”。西汉时期以大司马身份出任交趾(今越南)太守的,便是赖氏“先公”,南北朝“有太子太保官至大尉相国之匡公”,明朝嘉靖、万历年间,更出现“父子进士”及“兄弟同朝”的盛况。沧海桑田,赖氏逐渐繁衍出以赖厝为中心的五个自然村落,分别为烧厝、后间、苏塘、吴厝。赖氏基本上以农为业,由于人口不断膨胀而土地资源有限,入清后便不断衰落,繁华不再,不少青壮年为谋生计便远走南洋。三百多年后,赖氏家族终于再次出了个大人物──以走私500亿元人民币而震惊海内外的走私枭雄赖昌星。
  1960年,家住烧厝的一户赖姓农民家庭迎来了他们的第三个儿子。连连得子,这在重男轻女风气浓厚的闽南农村是一件非常开心、值得庆贺的大喜事。父母期望这个孩子给他们带来福气与幸运,光宗耀祖,便按照“昌”字辈份,给他龋蝴“昌星”,家里人习惯都叫他“阿星”。三十多年后,赖昌星发福了,得了个绰号“肥星”。
  赖昌星出生的时候,中国正处于全民大炼钢铁、“超英赶美”的“大跃进”末期。然而,三年自然灾害,再加上前苏联与中国关系交恶,催迫债务,不但令毛泽东“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壮志破灭,反倒弄得国库空匮,民不聊生,许多小孩因得不到足够的食物而夭折,某些地方甚至出现“易子而食”的惨况。年幼的赖昌星挣扎着活了下来,但仍吃了不少苦头。由于吃不饱饭,营养不良,他的身体非常孱弱,又黑又瘦。最难捱的是冬天,赖昌星没有新衣,只能穿着他两个哥哥轮流穿过的破旧衣衫,衣不蔽体,冻得鼻涕拖得老长,也不懂得去擦。
  为了维持一家六口的生计,父母长年忙于劳作,对子女的教育不够重视,认为孩子“认得自已的名字”就行了。恰恰赖昌星对读书也没有什么兴趣,小学未毕业就辍学了,并将学到的大部分知识“还”给了老师,以至连报纸都看不懂。二十年后,每逢下属向“赖总”递上报告,他便佯装浏览一遍,然后要秘书作口头汇报。最麻烦的是“阅”过文件总少不了签字,这事总让赖昌星犯难。见过他签字的人总是忍俊不禁,说“赖昌星”三个字写得东倒西歪,与其说是签字,倒不如说是母鸡在地上找虫子时抓出来的几条沟。
  赖昌星离开学校后,接了父母的班,十多岁就跟在大人后面学做农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与邻家的少年没有什么两样。在那个“文革”年代,象赖家这样的世代农民,虽然“苗红根正”,可除了修理地球这一光荣职业外,是不会有什么其他指望的。
  有时,赖昌星干活累了,就扔下锄头,躺在地上仰望天上偶尔飞过的飞机,幻想是么力量能将这么大的飞机托在空中。夏季的夜晚,他也会一边听村里长辈讲神仙鬼怪故事,一边仰望满天繁星,想象天上有没有牛郎织女,做了坏事会否下地狱,被牛头马面牵着鼻子走。当然,最开心的是逢年过节,那时赖昌星也会跟哥哥到相距不远的青阳与石去玩。看到城里的同龄孩子穿戴整齐、背着书包上学,有人还骑着自行车,他心里非常羡慕,幻想自已有一日也能到城里生活,每个星期都能吃到一餐肉。可是,回到家中,看到满面尘土、未老先衰的父母亲,赖昌星的心就凉了。
  文化大革命结束,赖昌星已经是一个18岁的成年人。1978年,邓小平在十五届三中全会上重掌政权,推行改革开放政策,开始将农民从几千年的土地束缚中解放出来。敏感而有闯劲的赖昌星察觉到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来了,在亲友协助下,他在家乡办了一个螺丝钉工厂,弟兄几个自已做老板兼员工。当时的赖昌星文静腼腆,不拘言笑,是一个老实正直的青年人,远远及不上他二哥昌标为人活泼好动。与他共过事的乡亲公认他讲义气,目光远大,心胸阔广,不愿与人计较,是一个信得过且合作愉快的生意伙伴。在同龄人当中,他显得冷静沉着,做事大胆而细心,比较成熟。
  赖昌星有何特别之处?有一点,那就是他的“数口”之精,令那些读过初中、高中和大学毕业的人也自叹不如。不论是么帐目,加减乘除,赖昌星一眨眼就能说出口,而且从不出错,精确到小数点以后三位数,比别人打算盘甚至按计算器还要快。由于心算之术非常了得,当地的老年人都说:赖昌星从小就是块做生意的材料。
  村里人至今还记得赖昌星初创事业时的艰辛。那时生产螺丝钉的机器设备与原材料在当地都非常罕见,且价钱较贵,只有厦门与福州才有得卖。为了节省费用及了解市场,赖昌星就骑着自行车到厦门亲自采购兼销售。赖厝距离厦门80多公里,来回170公里,每日凌晨,赖昌星将做好的螺丝钉用大麻袋装好,固定在自行车后座,摸黑出发去厦门,送到厦门客户手中,回程时,赖昌星又带上100多斤重的原材料,返到家时天都黑了,浑身臭汗,又饥又渴。但赖昌星从不喊累,乐在其中,令村邻们对他刮目相看。
  当配件生意逐渐走上轨道之后,他发现在老家办厂局限很大,交通不便,讯息不灵,进货与销售相当麻烦。于是,80年代初,他便将工厂移至石,第一次跳了“龙门”,实现了他儿时向往的城里人的生活。赖昌星在石大开了眼界,他头脑灵活,有样学样,十分努力,除了继续经营螺丝配件外,还先后办起了印刷厂和雨伞厂。
  赖昌星的生意在当时并不很出色,可能是出身农民的缘故,他对土地有一份特别的亲切感与偏爱,加上当时地价非常便宜,他一时兴起,用一笔钱在石郊区买了一块荒地,并在上面盖了一座别墅,准备将来老了在这里退休,尝一回“地主”的滋味。
  谁知无心插柳柳成荫,这块地皮帮助赖昌星实现了从“地主”到“资本家”的飞跃。当时经济发展加速,大片农地被划出来发展加工区;人口及经济大幅增长,亦令原有的镇政府穷于应付,于是政府决定进行市政改革,将石升级为县级市,大力扩展市容。在此形势之下,以前不起眼的地皮成了最紧俏的商品,很多人靠“圈地”一夜暴富。
  赖昌星将他的地皮及别墅卖了,赚了约二百万元,这笔钱比他有生以来所赚到的所有钱还要多,这也成了他事业开始起飞的第一桶金。赖昌星由此意识到,要发达靠勤奋是不够的,重要的是要有独到的眼光。发了这笔意外之财以后,二十多岁刚出头的赖昌星意气风发,他想干一番惊天动地的英雄事业,为赖家光宗耀祖,甚至想像他的赖氏祖先一样,封妻荫子,名扬天下。
  有一天,他与几位乡干部喝酒猜拳,大概是喝多了,竟然忘了回家的路,无意中走到附近的山顶上。冷风一吹,他的大脑开始清醒了一些。其实这座小山仅是一个较大的山坡而已,他来过多次,但从来没有时间细看。这次,赖昌星斜依在松树上,用手遮开刺目的阳光,吃力地睁开朦胧的双眼,竟然有意外发现:啊!石的天地如此狭小,而山脚下流过的晋江则窄得象条小河……
  赖昌星是条人中之龙,他要游出晋江奔赴大海。下一步是去哪里呢?这个念头在赖昌星脑海中已酝酿了很久。1985年,赖昌星带着他的所有积蓄到了厦门,因为厦门是经济特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享有不少优惠政策。这一去,成为他人生的转折点。

  第四章 依红拥翠冷落发妻

  “男人有钱会变坏,女人变坏就有钱”,这是内地改革开放后流行的一句顺口溜。赖昌星发达以后,他身边的女人就象走马灯一般川流不息,令他的发妻阿好如坐针毡,既气愤,又无可奈何。阿好终于明白了什么叫“深宫怨妇”。
  晋江人相信早结婚,早生子,早得福。赖昌星成年后,父母就急着为他张罗婚事。1981年,21岁的赖昌星经媒人介绍,与烧厝相隔不远的青阳镇一位17岁的农村少女相了亲。姑娘叫做曾明娜,1964年出生,家乡人称她“阿好”。第一次谈婚论嫁,两人都害羞得不敢正面相对,仅用眼角馀光瞥了对方几眼,总算看清对方模样:阿好面色白晰,扎着两条大辫子,身高一米五七,曲条纤细;赖昌星四方脸,鼻子偏大,有点暴牙,身高一米六七,也是身材偏瘦,俩人走在一起非常般配;文化程度相当,都是小学程度。阿好在家中排老大,为人勤俭,吃苦耐劳,与赖昌星的勤奋朴实也很般配。
  双方家长经过实地考察,也觉得两人是天设地造的一对。为求慎重,赖家父母向一个云游的算命先生征求意见。算命先生推敲过两人的生辰八字后,认为阿好有旺夫命,并说赖昌星将来是个大富大贵的命,听得两老满心欢喜,表示愿闻其详。瞎子摇头晃脑吟哦了一阵,连声说天机不可泄露,日后自待分晓。赖家父母将信将疑,着他选了个黄道吉日,为两人筹办喜事。
  出生、结婚、老死标志着人生三大阶段,在晋江农村非常被人看重,尤其象赖厝这样的大村庄,宗亲众多,结婚大喜更要办得体体面面、风风光光。如果草草了事,轻则被多事者闲话,重则给邻居瞧不起,把新娘子看成是“便宜货”,令其一辈子也抬不起头来。从小爱面子的昌星当然不会让阿好受此委屈,结婚当天,非常热闹,按传统习俗,新娘由她的两个未成年的弟弟护送,并带上了丰厚的嫁妆,一拜天地,二拜公公婆婆,其三是夫妻对拜,欢欢喜喜入了洞房。当天到底办了多少桌酒席,连赖家也数不清,来义务帮忙出点子的邻居很多,客人走了一波,又来了一波,甚至连来这里工作的外地人都请了。
  阿好果然有旺夫命,为赖昌星连添两个儿子之后,又追了一个女儿,构成一个实在在的“好”字。大儿子今年12岁,二儿子12岁,小女儿也上小学了。
  婚后,夫妻俩彼此间以“阿好”、“阿星”相称,夫唱妻随,一个主内,一个主外,胼手胝足,共同创业,日子虽不算富有,却非常充实,真正是古人所说的不羡神仙只羡鸳鸯。如果赖昌星不去石,如果赖昌星不去厦门,如果阿好不是日夜盼望老公发达、出人头地,也许他们一辈子就呆在烧厝那片小山坡上,过着与世无争的平静生活。
  然而,历史并不能从头来过。随着赖昌星的银包不断鼓胀,生意越做越忙,阿好见到丈夫的时间就越来越少,有时几日不回家睡觉。赖昌星的解释工作忙,无暇分身,阿好相信丈夫,认为男人应以事业为重,整天围着老婆转悠的男人肯定没有出息。有时候,阿好明知丈夫出入卡拉OK或夜总会,也认为这是工作所必须的应酬。“哪有猫儿不沾腥的?男人逢场作戏,不也就为了这个家?再说,象阿星那样的丑八怪,除了我这么好心肠的,哪个女人会看上他?”孤枕独眠的时候,阿好总是这样安慰自已。
  阿好说得不错,赖昌星其貌不扬,又不修边幅,初到石,因整天忙碌,脸上不是油漆就是灰尘,一双破皮鞋穿到暴出两只又臭又硬的大脚指,一副令人恶心的样子!城里的小姐一见赖昌星的穷酸样子,避之唯恐不及。然而,金钱是万能的,金钱可以将一个丑男变成靓仔,也可以将淑女变成荡妇。自从赖昌星变成“赖老板”以后,许多小姐突然觉得赖昌星长得可爱,她们宁愿屈尊玉步,想方设法靠近他,口口声声叫他“靓仔”。赖昌星将信将疑,他不止一次走到河边偷瞧水中的倒影:我真的是那么英俊吗?赖昌星读书虽然马虎,但他还是读懂了小姐们眼中的期待:美色当前,老祖吕洞宾尚且抵挡不住,何况赖昌星是个肉体凡胎。再说人生苦短,何妨趁年青多玩一下,免得暮年后悔。
  开始的时候,赖昌星怀着好奇心,偷偷会过几个妓女,这些妓女不愧是职业的床上运动员,既性感,又风骚,花样百出,令赖昌星感受到从阿好那里享受不到的刺激。随着事业的不断扩展,赖昌星的社交圈子日渐开阔,他认识的女人也一个比一个漂亮,胆子也越来越大了。他认为,这是个商品社会,他出钱,女人出身体,非常公平合理。他甚至跟朋友说:党中央号召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要帮助贫困落后地方,玩女人,不也是扶贫的一种方式?赖昌星出手非常大方,只要是合眼缘的女人,服务得让他开心的,他付出的小费也比一般市价高出数倍,令小姐们对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只要赖昌星招呼一声,肯定会放弃其他的客人,全力侍奉他。
  一天,他到深圳办事,晚上闲着没有事,照例到歌舞厅听歌。当一位个子不高、样貌甜甜的著名女歌星演唱时,赖昌星瞪大眼睛,直勾勾地看着,半天不语。手下人见到老赖如此,立即派人送上一个两万元的花篮。但是,这位女歌星对此不屑一顾,将花篮给退了回来。第二天晚上,心有不甘的赖昌星又去那家歌舞厅听歌,到这位女歌星演唱时,赖昌星叫人送上10万元一个花篮,女歌星又将花篮退了下来。赖昌星立刻又叫人送上20万元的花篮,又被退了下来。老赖立即又叫人送上去一个60万元的大花篮,这次,这位女歌星才收下了。之后,歌厅老板叫该女歌星到后面跟赖昌星喝茶致谢。女歌星满怀戒备地去了,只见,平时很粗鲁的赖昌星,此刻却很文雅,面对着女歌星头都不敢抬起来,腼腆地红着脸说不出几句话。女歌星笑了,心想这个花了60万元的男人真是有意思。坐了不久,赖昌星支支吾吾地拿了一张名片对女歌星说:“欢迎有空到我那里去坐坐”,接着红着脸丢下名片就走了。
  回到厦门以后,赖昌星一直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叫人打了几个电话给深圳歌厅的老板,许以巨额酬金,要他一定动员女歌星来一趟厦门。重金之下,鬼能推磨。10天之后,那位女歌星总算答应踏足厦门。当她步下飞机、踏上厦门土地之时,只见六部平治骄车呼啸而至,直抵停机坪,将这位女歌星接走。赖昌星又在厦门最好的酒楼,摆了一百桌酒席,请来厦门和北京等地的高官和名流,为女歌星洗尘接风。女歌星深为赖昌星的排场及金钱势力慑服。当赖昌星在酒后红着脸对女歌星说:“如果你喜欢的话,这栋海边别墅就是你的”,女歌星笑着点了点头,终于扑进老赖怀里。之后,为了名正言顺地留住这位女歌星,赖昌星让自己的侄儿“娶”了她。这位女歌星从此成了赖家人,再也不要去歌厅唱歌了。
  有一次,赖昌星在北京一家高级酒店的咖啡厅消遣,发现坐在邻座的一个绝色女子,长得像某位电影明星。阅人无数的赖昌星何曾遇到过这样的天生尤物?他心痒难耐,便向该女子招手,邀请对方到他的房间去谈心。但对方对老土长相的赖昌星并不买帐,反问赖昌星算老几?当天赖昌星心情特好,闻言并不动怒,而是笑咪咪地指着窗外的一幢豪华别墅对她说:我是谁并不重要,但如果你愿意和我聊聊天,那栋房子就是你的。
  这个女人对赖昌星的话大感惊奇,她迎着赖昌星不怀好意的眼光,打量了几眼,女人的敏锐直觉告诉她,她遇上了一位传说中的阿拉伯某石油出产国的富有王子或酋长,虽然这位短胖男子头上并未戴着“阿拉法特”式的毛巾。女人为难了一下,最后还是半推半就地跟着赖昌星进入了房间。赖昌星拿出一盒录像带,打开电视机,显示出一对外国男女的性爱常烘,赖昌星提议她模仿画面上色情女主角的动作为他服务。这位小姐果然具备表演天才,竟学得维妙维肖,令赖昌星大感满意。一番颠龙倒凤之后,赖昌星信口问她叫什么名字,不说不知道,原来这位女士正是当红女星。这次轮到赖昌星吃惊了,他做梦也没有想到,那些在电影、电视上看起来高不可攀的女人,那些只会与明星或大官们发生绯闻的女人,竟然小鸟依人般躺在他的身边,任他抚弄,百般奉迎。这位明星小姐也发现,眼前这位肥得像只蛤螈满嘴烟味的嫖客虽不是么阿拉伯人,但他在支票上面划出的阿拉伯数字,已足够让她买下窗外的那栋别墅。以千金买一笑,正是赖昌星将女人玩弄于股掌之间的不二法门,被他看上的女子很少有不动心的,与他关系密切的明星、模特,据说为数众多。为此,赖昌星还专门成立了一家影视娱乐发展有限公司,实行娱乐与事业两不误的政策。赖昌星曾感叹道:“帝王将相,宁有种乎”。他虽是一介草民,不是同样享受佳丽三千之福?有时候,他甚至自觉比皇帝更有魅力,过去皇帝选嫔妃入宫,大多是行政指令或强迫的,而与赖昌星上床的女子,完全出乎自愿甚至是主动投怀送抱。

[ Next Thread | Previous Thread | Next Message | Previous Message ]


Replies:


Post a message:
This forum requires an account to post.
[ Create Account ]
[ Login ]
[ Contact Forum Admin ]


Forum timezone: GMT+8
VF Version: 3.00b, ConfDB:
Before posting please read our privacy policy.
VoyForums(tm) is a Free Service from Voyager Info-Systems.
Copyright © 1998-2019 Voyager Info-Systems. All Rights Reserved.